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包括石墨电极板本体、加强结构、安装夹、导电铜排和减震结构,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的一端固定有极板支撑架,且极板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矩形凹槽,并且矩形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导电铜排,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夹,安装夹与石墨电极板本体相卡合,所述安装夹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安装孔,并且安装孔的内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内螺纹槽,所述安装夹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减震结构。本实用新型不仅加强了石墨电极板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腐蚀,具备抗震的效果,而且能够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
公开号:CN214336745U
申请号:CN202120317261.1U
申请日:2021-02-04
公开日:2021-10-01
发明作者:黄建峰
申请人:Nantong Jinsanjiao Graphite Making Co ltd;
IPC主号:H01M4-02
专利说明:
[n0001]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板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
[n0002] 石墨电极板是安装在蓄电池中,用来作为蓄电池的正负极使用的,石墨电极,主要以石油焦、针状焦为原料,煤沥青作结合剂,经煅烧、配料、混捏、压型、焙烧、石墨化、机加工而制成,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根据其质量指标高低,可分为普通功率、高功率和超高功率,石墨电极主要包括普通功率石墨电极、抗氧化涂层石墨电极、高功率石墨电极以及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四类。
[n0003] 现今市场上的此类石墨电极板种类繁多,基本可以满足人们的使用需求,但是依然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具体问题有以下几点。
[n0004] (1)现有的此类石墨电极板的结构强度不高,在长时间使用的状态下容易与电解液发生作用,从而导致石墨电极板外表面出现腐蚀的情况。
[n0005] (2)现有的此类石墨电极板一般不具备抗震的效果,因此容易在震动力的作用下出现损坏。
[n0006] (3)现有的此类石墨电极板一般难以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因此存在一定的不足之处。
[n0007]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石墨电极板的结构强度不高,一般不具备抗震的效果和一般难以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的问题。
[n0008]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包括石墨电极板本体、加强结构、安装夹、导电铜排和减震结构,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结构,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夹,安装夹与石墨电极板本体相卡合,所述安装夹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安装块,且安装块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安装孔,并且安装孔的内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内螺纹槽,所述安装夹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减震结构。
[n0009] 优选的,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的一端固定有极板支撑架,且极板支撑架的顶端设置有矩形凹槽,并且矩形凹槽的内部安装有导电铜排,使得石墨电极板本体在电路中能够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
[n0010] 优选的,所述加强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石墨烯层、环氧树脂涂层和氰凝涂料,石墨电极板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石墨烯层,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n0011] 优选的,所述石墨烯层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且环氧树脂涂层的外表面上涂覆有氰凝涂料,起到耐酸防腐蚀的效果。
[n0012] 优选的,所述减震结构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吸震弹簧、缓冲板和橡胶块,安装夹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缓冲板,且缓冲板的底端粘贴有橡胶块,橡胶块与石墨电极板本体紧密贴合,便于对震动力进行吸收和缓冲。
[n0013] 优选的,所述缓冲板远离橡胶块一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吸震弹簧,吸震弹簧的一端皆与安装夹顶部和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为缓冲板提供弹性支撑力。
[n0014]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不仅加强了石墨电极板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腐蚀,具备抗震的效果,而且能够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
[n0015] (1)通过设置有石墨烯层、环氧树脂涂层和氰凝涂料,由于石墨电极板本体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石墨烯层,石墨烯层起到了强化的作用,石墨烯层外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很好的保护石墨电极板本体,环氧树脂涂层外侧的氰凝涂料是一种防水防腐材料,可起到耐酸防腐蚀的效果,防止电解液侵蚀石墨电极板本体,从而加强了石墨电极板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腐蚀。
[n0016] (2)通过设置有安装夹、吸震弹簧、缓冲板和橡胶块,当石墨电极板本体受到震动力时,石墨电极板本体将震动力传递至橡胶块和缓冲板的内部,橡胶块对震动力进行初步吸收,缓冲板推动吸震弹簧使其收缩,吸震弹簧对震动力进行削弱,同时也为石墨电极板本体提供了缓冲的空间,从而使得石墨电极板具备抗震的效果。
[n0017] (3)通过设置有极板支撑架、矩形凹槽和导电铜排,由于石墨电极板本体的一端安装有极板支撑架,极板支撑架表面的矩形凹槽内部安装有导电铜排,导电铜排的设置使得石墨电极板本体在电路中能够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
[n0018]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n0019]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结构示意图。
[n0020]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加强结构结构示意图。
[n0021]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减震结构结构示意图。
[n0022] 图中:1、石墨电极板本体;2、加强结构;201、石墨烯层;202、环氧树脂涂层;203、氰凝涂料;3、安装夹;4、极板支撑架;5、矩形凹槽;6、导电铜排;7、安装块;8、安装孔;9、减震结构;901、吸震弹簧;902、缓冲板;903、橡胶块;10、内螺纹槽。
[n0023]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n0024]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包括石墨电极板本体1、加强结构2、安装夹3、导电铜排6和减震结构9,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结构2。
[n0025] 加强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石墨烯层201、环氧树脂涂层202和氰凝涂料203,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石墨烯层201,石墨烯层2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202,且环氧树脂涂层202的外表面上涂覆有氰凝涂料203。
[n0026] 由于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石墨烯层201,石墨烯层201起到了强化的作用,石墨烯层201外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202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很好的保护石墨电极板本体1,环氧树脂涂层202外侧的氰凝涂料203是一种防水防腐材料,可起到耐酸防腐蚀的效果,防止电解液侵蚀石墨电极板本体1,从而加强了石墨电极板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腐蚀。
[n0027] 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一端固定有极板支撑架4,且极板支撑架4的顶端设置有矩形凹槽5,并且矩形凹槽5的内部安装有导电铜排6,使得石墨电极板本体1在电路中能够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
[n0028] 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夹3,安装夹3与石墨电极板本体1相卡合,安装夹3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安装块7,且安装块7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安装孔8,并且安装孔8的内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内螺纹槽10,安装夹3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减震结构9。
[n0029] 减震结构9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吸震弹簧901、缓冲板902和橡胶块903,安装夹3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缓冲板902,且缓冲板902的底端粘贴有橡胶块903,橡胶块903与石墨电极板本体1紧密贴合,缓冲板902远离橡胶块903一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吸震弹簧901,吸震弹簧901的一端皆与安装夹3顶部和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n0030] 当石墨电极板本体1受到震动力时,石墨电极板本体1将震动力传递至橡胶块903和缓冲板902的内部,橡胶块903对震动力进行初步吸收,缓冲板902推动吸震弹簧901使其收缩,吸震弹簧901对震动力进行削弱,同时也为石墨电极板本体1提供了缓冲的空间,从而使得石墨电极板具备抗震的效果。
[n0031]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由于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石墨烯层201,石墨烯层201起到了强化的作用,石墨烯层201外表面的环氧树脂涂层202是一种高分子聚合物,可以很好的保护石墨电极板本体1,环氧树脂涂层202外侧的氰凝涂料203是一种防水防腐材料,可起到耐酸防腐蚀的效果,防止电解液侵蚀石墨电极板本体1,从而加强了石墨电极板的结构,使其不易被腐蚀,然后,由于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两侧设置有安装夹3,安装夹3的外壁上固定有安装块7,可通过安装块7内部的安装孔8对石墨电极板本体1进行安装,此方式使得石墨电极板本体1安装时不易受损,当石墨电极板本体1受到震动力时,石墨电极板本体1将震动力传递至橡胶块903和缓冲板902的内部,橡胶块903对震动力进行初步吸收,缓冲板902推动吸震弹簧901使其收缩,吸震弹簧901对震动力进行削弱,同时也为石墨电极板本体1提供了缓冲的空间,从而使得石墨电极板具备抗震的效果,最后,由于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一端安装有极板支撑架4,极板支撑架4表面的矩形凹槽5内部安装有导电铜排6,导电铜排6的设置使得石墨电极板本体1在电路中能够输送电流和连接电气设备,完成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的工作。
[n0032] 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实用新型。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实用新型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权利要求:
Claims (6)
[0001] 1.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包括石墨电极板本体(1)、加强结构(2)、安装夹(3)、导电铜排(6)和减震结构(9),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加强结构(2),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两侧皆设置有安装夹(3),安装夹(3)与石墨电极板本体(1)相卡合,所述安装夹(3)两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安装块(7),且安装块(7)的内部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安装孔(8),并且安装孔(8)的内壁上皆设置有等间距的内螺纹槽(10),所述安装夹(3)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减震结构(9)。
[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一端固定有极板支撑架(4),且极板支撑架(4)的顶端设置有矩形凹槽(5),并且矩形凹槽(5)的内部安装有导电铜排(6)。
[00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强结构(2)的内部依次设置有石墨烯层(201)、环氧树脂涂层(202)和氰凝涂料(203),所述石墨电极板本体(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石墨烯层(201)。
[0004]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石墨烯层(201)的外表面上设置有环氧树脂涂层(202),且环氧树脂涂层(202)的外表面上涂覆有氰凝涂料(203)。
[000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结构(9)的内部依次设置有吸震弹簧(901)、缓冲板(902)和橡胶块(903),所述安装夹(3)的顶部和底部皆设置有缓冲板(902),且缓冲板(902)的底端粘贴有橡胶块(903),橡胶块(903)与石墨电极板本体(1)紧密贴合。
[0006]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板(902)远离橡胶块(903)一侧的外壁上皆固定有等间距的吸震弹簧(901),吸震弹簧(901)的一端皆与安装夹(3)顶部和底部的内壁固定连接。
类似技术:
公开号 | 公开日 | 专利标题
JP4705566B2|2011-06-22|電極材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200913348A|2009-03-16|Lithium secondary battery
CN102034981A|2011-04-27|一种锂离子电池负极用集流体
KR20140005976A|2014-01-15|전지용 전극 및 전지
CN106299377A|2017-01-04|一种锂离子电池用粘结剂及使用该粘结剂的锂离子电池
CN104577130A|2015-04-29|软包装高功率磷酸铁锂动力电池
CN107171018A|2017-09-15|一种半固态锂浆料电池
CN214336745U|2021-10-01|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
CN101609908A|2009-12-23|一种锂离子电池
CN102891272A|2013-01-23|铅蓄电池
CN109904447A|2019-06-18|锂离子电池及电动车
CN106159201B|2019-02-12|一种锂离子电池用锂复合片及其制备方法、锂离子电池
CN107275097A|2017-10-20|金属导电材料用作钾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负极和钾离子混合超级电容器及其制备方法
CN207068935U|2018-03-02|一种电动车用电池固定结构
CN109065892A|2018-12-21|硅碳负极与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与用电设备
CN106099173B|2018-05-04|一种多孔聚酰亚胺负极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
CN206610857U|2017-11-03|一种新型锂电池
CN205666255U|2016-10-26|一种动力电池铝壳及使用该铝壳的动力电池
CN106099172B|2018-09-11|一种无隔膜的锂离子电池
CN208608233U|2019-03-15|一种锂电池组的密封结构
CN207781718U|2018-08-28|一种防松节能式极耳
CN107808961A|2018-03-16|一种石墨烯导电剂
CN214898544U|2021-11-26|一种锂离子动力电池内部绝缘结构
CN202996984U|2013-06-12|一种电动车用胶体铅蓄电池
CN207818801U|2018-09-04|一种基于高压缩玻璃吸液式技术的蓄电池
同族专利:
公开号 | 公开日
引用文献:
公开号 | 申请日 | 公开日 | 申请人 | 专利标题
法律状态: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2021-10-01| GR01| Patent grant|
优先权:
申请号 | 申请日 | 专利标题
CN202120317261.1U|CN214336745U|2021-02-04|2021-02-04|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CN202120317261.1U| CN214336745U|2021-02-04|2021-02-04|一种带有加强结构的抗震石墨电极板|
[返回顶部]